1. 基面预处理:颜色均匀的 “隐形地基”
先采用无尘打磨机对路面进行粗磨,清除浮浆、油污与旧涂层,露出新鲜水泥基面,粗糙度控制在 30-50μm 。老旧小区改造中,施工队用激光平整度仪检测基面误差,对凹陷处采用聚合物砂浆修补,凸起处打磨平整,确保基面平整度≤3mm/2m。若路面有裂缝,宽度≤0.5mm 的用环氧灌缝胶填充,>0.5mm 的需切割 V 型槽后分层修补,避免后期改色后裂缝显现。
2. 底漆施工:附着力提升的 “关键纽带”
根据基面含水率选择底漆:含水率≤8% 用溶剂型环氧底漆,>8% 则用水性环氧底漆,按 “底漆:固化剂 = 10:1” 配比搅拌,采用高压无气喷涂机均匀喷涂,厚度控制在 50-80μm。创新采用 “双组分渗透型底漆”,渗透深度达 2-3mm,与基面拉伸粘结强度≥2.5MPa,有效避免后期涂层起壳脱落。底漆表干后需进行拉拔测试,不合格区域必须返工重涂。
3. 着色层施工:色彩呈现的 “核心环节”
主流采用两种工艺,需按需选择:
喷涂工艺:选用聚改色剂(耐候性优于环氧树脂,使用寿命 3-6 年),按色卡精准调配后,用雾化喷涂机分 2 遍施工,一遍干膜厚度 30μm,间隔 2 小时后涂第二遍,总厚度达 60-80μm。通过此工艺,色彩均匀度达 95%,无明显色斑。
彩粒工艺:先刮涂 2mm 厚聚氨酯粘接料,立即撒布 1-2mm 彩色陶瓷颗粒(人行道用)或 2-4mm 颗粒(车行道用),覆盖率达 95%,24 小时后回收多余颗粒,再喷涂罩面剂。采用该工艺,系数达 R11 级,雨天事故率下降 68%。罩面养护
着色层实干后(通常 24 小时),喷涂硅烷改性路面改色剂,分 2 遍施工,间隔 4 小时,形成厚度 20μm 的耐磨保护膜。罩面剂需具备透气功能,避免基面水汽顶起涂层。北京某校园项目通过此工艺,改色路面经 3 年日晒雨淋,色彩留存率仍达 88%,远超行业 70% 的平均水平。施工完成后需封闭交通 72 小时,确保涂层完全固化。本文章来源与网络,仅作为展示作用,版权归原著者所有,如有不适,请告知,我们会尽快删除。
客服热线:











